显微镜的几何成像原理
显微镜之所以能将被检物体进行放大,是通过透镜来实现的。前已述及,单透镜成象具有象差,严重地影响着成象质量。因此,显微镜的主要光学部件都由透镜组合而成。从透镜的性能可知,只有凸透镜才能起到放大的作用,而凹透镜则不行。显微镜的物镜与目镜虽都由透镜组合而成,但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。为便于了解显微镜的放大原理,简略说明一下凸透镜的5种成象规律:
(l)当物体位于透镜物方二倍焦距以外时,则在象方二倍焦距以内、焦点以外形成缩小的倒立实象;
(2)当物体位于透镜物方二倍焦距上时,则在象方二倍焦距上形成同样大小的倒立实象;
(3)当物体位于透镜物方二倍焦距以内,焦点以外时,则在象方二倍焦距以外形成放大的倒立实象;
(4)当物体位于透镜物方焦点上时,则象方没有象的形成;
(5)当物体位于透镜物方焦点以内时,则象方也无象的形成,而在透镜物方的同侧比物体远的位置形成放大的直立虚象。
显微镜的成象原理就是利用上述(3)和(5)的规律把物体放大的。当物体外在物镜前F~2F( F为物方焦距)之间,则在物镜象方的二倍焦距以外形成放大的倒立实象。在显微镜的设计上,将此象落在目镜的一倍焦距F1之内,使物镜所放大的第一次象(中间象),又被目镜再一次放大,最终在目镜的物方(中间象的同侧)、人眼的明视距离( 250 mm)处形成放大的直立(相对中间象而言)虚象。因此,当我们在镜检时,通过目镜(不另加转换梭镜)看到的象与原物体的象,方向是相反的.
添加日期:2009-12-21
|